首页 >> 医疗服务 >> 健康知识 >> 正文

正确解读肿瘤标志物

2017-03-12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个人健康状态尤其是恶性肿瘤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肿瘤标志物存在于肿瘤患者的组织、体液和排泄物中,是反映肿瘤发生、发展,监测肿瘤对治疗反应的一类物质。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在肿瘤早期筛查、疗效观察和判断预后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认识不足以及其临床价值还没得到有效的普及,许多患者在拿到自己的体检报告时,面对一个个英文缩写及其对应的一组组数据,由于迫切想知道每个指标的含义会产生焦躁的情绪,有时还会因为个别指标高于正常值就主观的认为自己已经得了肿瘤。所以如何正确解读这些肿瘤标志物就显得尤为重要。
最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有AFPCEACA125以及PSA等。AFP(甲胎蛋白)常被用于辅助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患有这种癌症的病人血清中AFP水平会显著升高,不过急、慢性肝炎或者肝硬化患者的AFP也会升高,但一般不超过300ng/mlCEA(癌胚抗原)的增高常见于原发性结肠癌、胃癌以及胰腺癌等,不过患有溃疡性结肠炎或者胰腺炎的病人血清CEA水平也会升高,一般不超过20ng/mlCA125(糖链抗原125)主要用于诊断和监测卵巢肿瘤,非恶性肿瘤如肝炎、盆腔炎等虽有升高,但阳性率较低。PSA(前列腺特异抗原)主要用于中老年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筛查。由此可见,肿瘤标志物只能作为辅助诊断恶性肿瘤的指标之一,所以不能因为某项标志物水平升高就认为自己患有恶性肿瘤,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如果体检发现某项标志物异常,应持续观察其动态变化,如果结果持续升高,那么就需要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诊断。

上一篇:哮喘小知识

下一篇:春季如何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