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6
痛风是一种由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痛风患者常伴有高脂血症、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等。近年来,患痛风的人数日益增多,如何正确认识和应对痛风呢?医生建议要注意以下误区:
误区一:尿酸高就一定得痛风:高尿酸血症的人中约有10%会发生痛风。也有个别痛风患者尿酸的结果并不高。
误区二:限制高嘌呤就防痛风:很多患者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但忽视了对甜食摄入量的控制,使体重失控,痛风发作在所难免。
误区三:只有中年男性得痛风:女性由于雌性激素能够促进尿酸排泄,患上痛风的几率比男性低很多。更年期后,女性雌性激素水平降低,对痛风也不能麻痹大意。
误区四:迅速把尿酸降至正常:患者急切把升高的血尿酸降至正常范围是不对的,尿酸水平的骤然降低会加剧痛风的发作。治疗初期一般使用小剂量的降尿酸药物,逐渐增加到足量。
误区五:发作期使用抗生素:痛风急性发作的治疗主要用非抗生素类抗炎镇痛的药物,缓解病人的剧烈疼痛以及消除由尿酸结晶引起的关节非感染性炎症;再服用一些控制尿酸代谢的药物,帮助体内的尿酸代谢恢复平衡。
误区六:饥饿也能抗痛风:饥饿不仅不能降低尿酸,反而使尿酸水平升高。
误区七:排酸肉不升高尿酸:排酸肉只是肉中的乳酸含量减少,并未影响肉中的蛋白质及核酸,所以食用排酸肉同样可以引起体内尿酸水平的升高。
误区八:痛风发作尿酸一定高:血中尿酸过高的人,有关节疼痛也不一定就是痛风。
误区九:没症状时不用治疗:痛风需要长时间规范用药,否则很容易发展致关节畸形和肾功能不全。
上一篇:如何预防和治疗冬季瘙痒症
下一篇:测血糖误区